刊名:幸福家庭
主办:江西省报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
ISSN:2095-4492
CN:36-1321/G0
语言:中文
周期:半月刊
被引频次:162
期刊分类:文学艺术
赛场上倪夏莲的直板显得那么复古,那种上世纪末流行的打法,在她的口中,“是我年轻时候教练为我打好的基础,支撑着我走到现在。”努力、顽强,外界找到了很多正能量的词来表达倪夏莲在场上的英姿飒爽,“好像我是一个强壮的女人。但其实我非常软弱,我也非常热心、非常牵肠挂肚。”
“我在这里要回应一些网友的问题,我打球不为钱,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事业要做,打球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而已。(职业球员的)时间对我来说不多了,我要让大家看到那个依旧年轻、依旧爱笑、依旧充满活力的倪夏莲。”
“其实人家怎么称呼我,我都觉得很亲切。”面对记者的镜头,倪夏莲说到,“我是1963年出生的,今年足足59岁了,所以大家叫我姐姐、阿姨或是奶奶,我都觉得有一种家人的感觉。即便是叫我奶奶我也很高兴啊,虽然我的儿子还没有成家,但是提前当奶奶也感觉挺幸福的。”
“我打球不为钱,时间对我来说不多了”
“如果让我挑一种颜色来代表自己的话,我觉得是红,中国红。”一边向记者说着,倪夏莲和丈夫都向记者展示着她参赛服上的红色,“这也是我要挑一件红色衣服的原因。”
托米之前私下跟记者表示,他希望退休之后,能够跟倪夏莲在一年里有一半时间待在瑞典老家,另一半时间待在上海老家。但看完照片之后,托米开玩笑地说到,“看起来应该安排半年的时间到成都来了!”
“我们都是一个自然的人,不管在什么年纪,都有自己的个性,永远不会随着年龄而改变。”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的时候,倪夏莲还是非常感恩于自己和队友们在本届赛事中的表现,她们创造了卢森堡队的历史,进入到了十六强的行列之中。
倪夏莲总是带着温暖的微笑。
“我最喜欢这里的植物,这里到处都是公园的感觉”
年龄焦虑?完全不!
倪夏莲的火爆,已经成为本届赛事赛场内外最受关注的现象,几乎所有的运动员、观众都对这位已经59岁的老将报以赞赏。与伊朗队的比赛之后,倪夏莲更是被对手和现场的观众“疯狂示爱”。那一声从看台上传来的“倪姐”,更是让倪夏莲心中泛起涟漪。
对此,倪夏莲接过话茬:“我非常感恩他对我的爱护、理解与宽容,虽然有时候可能把我惯坏了,但是按我们上海人说的‘拎得清',我也会反省自己,然后做出改变。”
“我希望将自己美好的本性展现给大家,看到我是一个温暖的人,(在赛场上的庆祝)只要不影响到别人,我认为都能够被理解和尊重。”尽管结束了自己的本届赛事之旅,但是倪夏莲的乒乓人生依旧在继续。“这届比赛给我的感觉就是‘波澜壮阔'。乒乓球是圆的,赛场是充满魔力的,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。虽然乒乓球可能只是我人生中排名第四或者第五重要的,但是在场上的每一刻,我都会用尽全力去享受。”
不过即便如此,倪夏莲还是表示,每个年龄都有它的闪光点,现在老了也可以活出精彩。“尽管有一些挑战随之而来,但是接受它、理解它之后,你就会开始享受它。”
其实当年前往欧洲打球,到最终在卢森堡与丈夫定居,再到今天,三十余载时光匆匆一晃,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女转而年近花甲,她也成为不少海外华人华侨的榜样。
止步淘汰赛首轮的那天,距离她的首场比赛仅仅过去了5天而已。实力上确实与年轻有冲劲的队伍和选手存在差距,但这对倪夏莲的心态毫无影响。
不久前母亲才离世
妻子、妈妈、企业家、运动员……对于自己拥有的多重身份,在乒坛奋战了多年的倪夏莲,却将运动员身份毫不犹豫地排在了最后。
说到这里,托米还透露了自己与妻子相处的一个小秘诀。“我要跟所有的男人说,如果你给妻子一份爱的话,她会回报你更多,所以永远不要吝惜对她表示爱意和赞美。这就是我们长久保持甜蜜的秘诀。Happy wife happy life!”
“只有这些都做好了,我打球才能够踏实”
“我的健康是第一位的,因为这是我对家人的责任,是最基本的。”倪夏莲说到,“接下来就是家庭,只有这些都做好了,我打球才能够踏实。”
记者手记
与记者聊起了进入上海队、国家队的岁月,倪夏莲表示自己当时都是队伍里面最年轻的选手。“我知道所有人都爱护我,想要我赢,这种幸福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,我现在都不知道有多少份了。所以幸福是不能够用语言或者数量来表达的。”
文章来源:《幸福家庭》 网址: http://www.xfjt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008/2303.html